個人征信和你密切相關,一定要避免這3個誤區
2017-05-02
古人云人無信則不立,在現代社會中,信用不僅反映一個人的品德,更是一筆可變現的財富。不管你有沒有錢,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信用,錢沒了只是物質破產,信用沒了則是人格破產。
第一,不辦信用卡征信記錄就好
很多人征信數據不好,就是因為辦了很多信用卡,信用卡過多意味著個人信用透支較多,征信等級自然就比較低了。那是不是說不辦信用卡信用就好呢?
其實并不是。銀行把從來沒有申請過信用卡和貸款的人稱作信用純白戶;把有申請貸款和信用卡的記錄但是申請沒有批下來的人稱作信用白戶。
這兩種人在銀行都沒有信用記錄,只能算信用空白,而稱不上信用良好。對于信用記錄空白的人,銀行從防范風險的角度考慮,常常也會拒絕這些人的貸款申請。
第二,不查詢征信記錄最安全
頻繁查詢征信導致無法貸款,這樣的新聞比比皆是。在業內有一種說法:半年內征信記錄查詢超過6次,就很難從銀行申請到貸款。
原因其實不難理解:當一個人申請貸款時,金融機構都會查詢個人征信,短時間內大量查詢征信,說明這個人向很多銀行或平臺申請了貸款,也就是說這個人非常缺錢。非常缺錢的人往往也很難還得起錢,所以銀行就不會借錢。
那是不是說不查詢征信記錄就安全呢?也并不是。要知道,個人征信記錄的查詢次數是金融機構查詢的次數。
換句話說,如果是你自己查詢自己的征信記錄,并不會記錄進去。你需要減少的是金融機構查詢征信的次數,而不包括你自己的查詢次數。
此外,很多不法分子會偽造他人信息借款,如果你的信息被盜用了,而你從來沒有查詢過自己的征信記錄,等到你去貸款時才發現就已經晚了。
所以,菜導建議你有空還是要查詢一下自己的征信記錄,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就可以查詢,避免幫別人背黑鍋。
第三,信用污點可以人工消除
根據相關規定,還貸逾期等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時間為5年。這個5年怎么理解?很多人以為從逾期紀錄算起,以為拖5年不還錢,5年后就能消除了信用污點。
這么想的人,太天真了。5年保留期是從還款之后才開始算,并不是從逾期開始算的。也就是說,等你還上逾期之后,還要保留5年的信用污點。
有人要問了,除了還錢等5年,有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消除信用污點?一些不法分子也乘機謊稱只要給錢,就有辦法消除信用污點。但是,并不可以。
唯一消除信用污點辦法,只能通過新的、良好的信用記錄的累積逐步替代之前的不良信用記錄。
通常來講,銀行在查詢個人信用狀況時,會重點關注個人最近兩年的信用行為,所以近兩年內盡量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有助于重塑個人的信用形象。
除了上面這3個認識誤區,還有一些征信雷區也要注意:拖欠電話費、水電費、燃氣費,都會被記在個人征信中,導致信用污點;為他人提供擔保時,他人沒有按時償還貸款,擔保人的征信也會出現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