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上市銀行出手護盤 擬增持不低于1.74億元
2022-11-09
11月8日晚,滬農商行(601825.SH)發布穩定股價方案公告稱,該行股東國際集團、國資經營、國際資管、久事集團和浙江滬杭甬決定增持該行股份,積極穩定公司股價,合計擬增持金額不低于1.74億元。
對于為何增持股份,滬農商行在公告中表示是基于對本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本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同,積極穩定公司股價。就在此前兩周,滬農商行因連續20個交易日“破凈”觸發公司穩定股價措施。
有業內人士表示,高管或股東增持,主要包括主動購入股票和因股價觸發穩定股價條款而實施的“被動增持”。而在“被動增持”情況下,高管增持更多出于“義務”,并非主動而為之,即使短期內可能對股價有提振,但囿于基本面未有實質性改善,漲勢通常難以持續。
據南都·灣財社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包括郵儲銀行、南京銀行、蘭州銀行、廈門銀行、瑞豐銀行、齊魯銀行、蘇州銀行、浙商銀行等在內的十余家銀行,發布了股價穩定提示的公告或啟動穩定股價措施,各大銀行股東及高管亦紛紛出手增持自家股票。
滬農商行披露穩價方案,擬增持不低于1.74億元
8日晚間,滬農商行發布穩定股價方案公告稱,該行股東國際集團、國資經營、國際資管、久事集團和浙江滬杭甬決定增持該行股份,積極穩定公司股價。
其中,國際集團及其子公司國資經營、國際資管合計擬增持金額不低于7348萬元,久事集團和浙江滬杭甬擬增持金額分別不低于6164.28萬元、3920.93萬元,合計擬增持金額不低于1.74億元。
這一“護盤”的背景是兩周前公布的一則觸發穩定公司股價公告。10月24日,滬農商行發布公告稱,自2022年9月22日10月26日,該行A股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 9.42 元/股(扣除派息調整后),觸發本公司穩定股價措施。
灣財社記者留意到,這并非滬農商行年內首次因觸發穩定股價措施開展股東增持。
早在今年3月28日,滬農商行發布公告稱實施完成穩定股價措施,該行首發上市前持股5%以上的股東國際集團、國資經營、國際資管、國盛資產及浙江滬杭甬,于2021年9月29日至2022年3月28日期間合計增持7371.51萬元。
除前述“被動增持”外,滬農商行高管層也曾于年內進行主動增持,穩定公司股價。
10月25日,滬農商行披露增持計劃進展公告稱,該行金額近680萬元的增持計劃實施完畢,增持主體為14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部分董事、監事。
增持動作頻頻,但“護盤”效果似乎并不顯著。數據顯示,11月8日,滬農商行收盤報5.40元/股,漲跌幅為0.00%。灣財社記者留意到,滬農商行股價年內已下跌17.43%。
針對股價情況,10月31日,滬農商行董秘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短期二級市場股價受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市場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銀行股整體估值相對較低。從我行自身經營來看,各項業務和主要盈利指標保持穩健增長。”
上市僅逾一年的滬農商行亦于近期披露三季報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滬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195.37億元,同比增長7.63%;實現歸母凈利潤89.80億元,同比增長17.11%。
銀行股持續低迷
年內已有多家上市銀行出手護盤
從近期陸續披露的上市銀行三季報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42家A股上市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5萬億元,同比增長2.83%,實現歸母凈利潤1.59萬億元,同比增長8.02%。盡管營收增速有所放緩,但凈利增速仍然保持穩定。
上市銀行交出三季度成績單的同時,銀行股估值依舊處于“洼地”。截至11月8日收盤,42只銀行股中僅有寧波銀行市凈率高于1倍,破凈率超過90%。此外,16只銀行股市凈率不及0.5倍,其中,民生銀行市凈率最低,僅有0.3倍。
銀行板塊亦是“跌跌不休”。11月8日,銀行板塊日內整體跌幅0.13%,其中9只股票上漲,4只股票平盤,29只股票下跌,板塊年內跌幅已超過10%。
在這一背景下,多數銀行紛紛“自掏腰包”護盤。據南都·灣財社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包括滬農商行、蘭州銀行、蘇州銀行、齊魯銀行、瑞豐銀行、廈門銀行、重慶銀行、浙商銀行、郵儲銀行、渝農商行、鄭州銀行、浙商銀行、紫金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蘇農銀行、長沙銀行等在內的近二十家銀行主動增持穩價或因觸發穩定股價條款而實施被動增持。
其中,南京銀行增持金額較多。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法國巴黎銀行、江蘇省煙草公司等五大股東通過債轉股方式實現增持南京銀行,江蘇交控及其全資子公司云杉資本、南京紫金投資集團以及該行董監高輪番多次增持該行,年內獲增持超過82億元。
對于銀行板塊出現的“增持潮”,光大證券在其研究報告稱,2022年以來銀行板塊出現較大波動,多家銀行宣布高管或股東增持,其中又包括主動購入股票和因股價觸發穩定股價條款而實施的“被動增持”。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主動增持情況下,由于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高管增持通常具有信號效應,有助于向市場傳遞公司股價被低估、經營基本面向好的信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股價。
而在“被動增持”情況下,高管增持更多出于“義務”,而非主動而為之,即使短期內可能對股價有提振,但囿于基本面未有實質性改善,漲勢通常難以持續。
機構方面,隨著銀行股迎來修復機會,銀行板塊內分化顯著,優勢區域城商行獲得基金大幅增持。申港證券數據顯示,銀行股重倉市值占基金重倉股總市值2.7%,其中城商行占比1.41%。此外,在基金重倉持股的前五大銀行中,城商行占去四席,占總持倉銀行市值的47%。